靜靜天地

專門在研究方法使用的部落格,因為第一次使用,不夠好的地方請多多包含

星期一, 4月 23, 2007


這是我們班的學生可愛吧!

第二篇個案研究期中報告 幼92丙 6號 林欣靜
這學期很開心又上歐老師的課,這次我們是上個案研究,在做個案的過程中,我們討論了許多的細節,印象最深刻的時候,應該是在訂定題目吧!只要做過報告的人都了解,題目是一個研究的主軸,一開始我們先找好方向,也剛好我在幼稚園工作,讓我有這樣的東西可以研究,題目還是沒有方向,而我們才剛再想下課後利用一些些的時間討論,沒想到老師剛好上到這樣的東西,我們也就在老師的課程中,寫出了我們的題目,那也是我們唯一一次沒有多與老師互動的一次,因為我們正在埋頭苦幹的想,這是我在做這份報告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了。
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都一直有些些疑點,因為我們的題目是中英文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其中也包含到老師們所使用的教材,在同一個課程中,竟發現了許多的問題,而這些早已驗證當初的想法,可是之後如何將我們所觀察的東西整理出來,這會是我們即將要面臨的部分。
我們這組的人也都比較積極,幾乎每堂課都會詢問老師問題,看看老師對我們是否可以給我們一些意見,我們才可以在做更改,而且老師每次上課都會教一些在做個案的技巧,在上課之前我們都會先整理一些的資料,老師教玩一些的技巧或該注意的地方,我們就可以做更改。雖然在過程中我們有出來一同討論過,不過所花費的時間,相對性也減少許多;我也因為這樣的過程,讓我更加了解個案的意義,也讓我們也越做越順手,我們也越來越有方向可以去執行。
看見老師對我們的報告給予那麼大的期許,我想我們這組的同學一定會更加努力;現今階段我們也只剩下尋找一些前人的資訊,還有更重要的統整,如何將所有的東西扣在一起,這將會是我們要面臨的一個大難題,我們會努力做出一份不錯的個案喔!
這學期的這們課一職都是學姊們最害怕的課程,不過在老師用活潑的課程活動中,讓我們真的學到一些不同的課程,而且都很熱心的聆聽我們這麼頻繁的叨擾,還一直給我們意見,謝謝老師,我們一定會加油的喔!

標籤:

星期四, 1月 18, 2007

研究方法期末報告 幼92丙 6號 林欣靜


(1) 描述

在投票結果的顯示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有41%的人對於現今的社會是感到很混亂的,也有29%的人認為跟之前是差不多的,只有4%的人認為是安定許多的;
在交叉分析中可以知道男生46%的人覺得政治是更為混亂比女生35%還高,這其中結過婚的人48%所佔的比例比女生39%還高,年紀越大對於政治的感覺也55%的人認為是為更加混亂,而19-22歲的人只有33%的人認為政治是更為混亂的,在學歷中較多的博士有47%的人認為如此,一般的人也有大約40%~42%的人認為政治是更為混亂的,在無收入及收入70000以上認為政治更為混亂的比例較高,大約佔有50%~58%的人,在離島的部份有40%的人認為是差不多或安定的,而在東部及中部的人有40%-47%的人認為是比較不穩定的;在投票者分析中,投票的人以男生多過於女生,年齡以20-30歲的人居多,結婚的多過於沒結婚的,以大學畢業的居多,收入以19000以下居多,多半部的受訪者以北部人居多。

不管在從什麼樣的年齡層、人種、學歷、收入的人,大部分還是認為在現今的社會政治是比之前的政治混亂許多,也讓人有總更不安全的感覺,

(2)評論

在這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它的題目上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在量的分析上,在題目重要明確的指出它的等比量,比之前混亂的定義為何,怎樣才算是混亂,怎樣才是更加安定,在題目中並尚未發掘這樣的引導,在題目上的界定就不是很明確;大家在對於這樣的一個題目的感受度也不是很一致,或許在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但有人認為這樣是不夠的,並沒有一致的標準化,所求出來的答案在信效度上就不是很足夠了,它並沒有一個可以求出了平均值,這只能算是一般的問卷罷了,無法做成一份研究的報告;記得老師曾經提及到,每一份的報告中都會有一些人群會被犧牲掉,在這份報告中,並未發現他有所提到,也並未看見它的分析報導,而且每份報告中,是否要有一份總共請多少人做測驗,而回收的部分有多少,在這份的研究報告中都並未看見,這樣如何去計算出更精細的結果呢!
而質得部份,直是需要深入研究,親自探討,並要了解為何會得出一個這樣的答案,這個答案是否是大家的想法,雖然值得研究來說只要是我相信,但是他還是需要其中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他得到它所想要的答案,並得到一個驗證,這才算是一份正規值的研究報告。
在一份研究過程中是需要你去先了解為什麼(what)在去深入研究,拿這題來比喻,你來與之前的政治相比較,你覺得是變的安定還是混亂,要先幫這兩的東西下一個標準、或數據,讓人可以很清楚詳細了解,你所想要或需要的答案,並在設計問卷的過程中,要將所有的信度與效度都要參考進去,並先預設一個假設,在取的一個所需要的結果,才能設計出真正可當研究報告的評量表,所得的才會是我們所要的答案喔!
看完這篇的調查表中,發現台灣人對於現今的政治充滿著不確定感,這答案的確是如此,其實不難發現,在現今的新聞中,一直出現在我們面前都是誰誰誰貪污,誰誰誰做了哪些事違法的事,不然就是互相告對方、互相打鬧,讓我們想看新聞的意願都沒有,之前是總統家族的貪污事件,現在又是某某銀行快要倒閉,又因為政府提撥多少錢來輔助銀行營運,每人要多負擔將近3000元的稅收,蓁是噢人,在這些新聞真的可以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為何沒有人做一份是關於政府可以如何做而找回臺灣人民的信心的研究報告,而他們所做的努力,又挽回多少百分比人民的信心,設定個目標給自己去達成,相信只要多多加油,讓大家對於台灣有種歸屬感,相信大家一定會更加努力、一同打拼,這樣下次再做相同的測驗,所求出來的結果一定會有所不同,這才有一種符合量的研究,把這份研究當同對照組,將他們努力過的結果當實驗組,這不就符合了嗎?

星期四, 12月 21, 2006


這是我們家可愛的狗狗,他叫做球球,他是一隻可愛的狐狸狗喔!
這真是忙碌的一個禮拜,又是聖誕慶祝會,又是教學觀摩,
都已經結束了,真是開心
祝大家聖誕快樂吧!!

星期六, 11月 18, 2006

幼92丙 6號 林欣靜 研究方法期中考報告

如何運用(Apply)與落實(Practice)這些觀念在您現今的教學/工作環境上。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再心中一直出現一句話“以不變應萬變”,這個世界每件事,每個人都在改變,但是他所呈現出來的意義,都並未改變,就像現在的手機,一開始人類是用的是傳聲機,慢慢演變成電話,再慢慢演變成call機,進而成為今天的手機;而手機也只是一般功能只單純接電話的手機、慢慢的有不同的功能,而至今有了照相的功能。雖然這一切看起來似乎一直在改變,但是我們的原本的意義並未有改變,手機還是給人互相傳遞訊息的工具,只是加入各種可以便利我們使用的一些功能,比如相機與電視,而這些都不是我們一開始就能想得到的。
我是一個從事幼教的人,這過程也似乎映證我們一些事物,比如課程的教材,從之前的單純兒歌、讀本、童謠,一直到現在又新圖片,新的操作物品;而教學方法,也一直從傳統、單元、主題、蒙氏操作,一直到現今的方案教學及全美語教學,其實他的本質並未有所改變,都是在教導幼兒新的資訊,只是一開始都是老師一直的教,至今轉變成讓幼兒自行探討及摸索;在這從傳統到今的方案教學的教學改變過程中,最困難的實施點不是這樣的結果好與不好,而是家長們是否可以接受這樣的一個新資訊、新方式,所以一開始確定之後,不是一下子做改變,而是慢慢的給予,讓家長不知不覺的發現,這樣的方式是對幼兒最好的,進而接受這樣的一個新教法,有時太快的給予,常常的到反效果,讓我們一開始的美意,都化成了泡影,不是不值得嗎?

(貓貓老師的難題)

小Jimmy對於吃藥有一種的舊概念,這個舊概念就是吃藥會使人變醜又變笨,這就像一個舊有的典範,我們找出新的一些典範來推翻一個舊有的典範,自然小Jimmy對於這樣的想法自然有所改變;要先想辦法讓小Jimmy接受新的典範,最好利用的東西就是其他幼兒的一些經驗,可以讓小Jimmy看看其他小朋友吃藥的情況,讓他了解其他小朋友們吃過藥之後,並未出現變醜變笨的情況。
因為小Jimmy已經五歲了,一些語言發展與認知也達到一個標準,老師可以利用關於吃藥的故事來引導全部的幼兒,在讓幼兒一同討論為什麼要吃藥,吃藥有什麼功能,並且找一個相關的主題加進課程中,(例如:我生病了!)讓幼兒實際參觀、體驗看病吃藥的過程,讓幼兒透過角色扮演的方法,讓他知道吃藥的好處,之後再請隔壁班的豆花妹告訴小Jimmy,他喜歡一個比較健康的好朋友,進而增強吃藥是為了讓身體好起來這件事情上,進而接受吃藥。
這方式是讓小Jimmy先了解及體驗這過程,而不知不覺的改變他舊有的典範,而接受新的典範,在這過程中,沒有出現硬碰硬的所照成的反效果,反而讓大家一同了解“吃藥是為了讓身體趕快好起來”的一個課題,並且讓大家都能了解吃藥的重要性,這樣小朋友們是不是已透過遊戲,得到新體會,獲得新的資訊,老師與家長不是少了一個讓互相產生裂縫的方法呢!

星期二, 10月 24, 2006


你看這個小朋友可不可愛呢?
我想因該每個帶過幼班的老師都做過這樣得事情吧!
因為他們真的很可愛ㄚ!
不過他們來學校也是要求得一些些的知識,單單帶小朋友或教小朋友的方式,有時會與書本不符合,都會有一種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往往我們都會利用我們都舊經驗來解決,或詢問較資深的人,因為有時嘗試過書本的方法真的不太有用,或許那是一個教學的境界,但我們相信那不是唯一的路,老師說的典範會被推翻也是此道理吧!
因為就像老師這禮拜逤問的問題,當大家想出來的答案不一樣時,是否有對與錯,我想這是很好的印證吧!

星期五, 10月 13, 2006


知識論好深澳喔!雖然還是有些些不了解,不過終於完成這次的作業,終於打完?!
這張照片是我們班的小朋友,可愛吧!這張照片真難拍,因為而歌比賽完之後拍大合照,
足足拍了快十張,還是沒一張完整的,真的好想將相機換掉了,ㄨ,ㄨ.......

星期四, 9月 28, 2006

幼兒學美語到底好不好,其實常常會因為家長的想法與幼兒的特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一般的家長一直只是盲目的跟從著社會的想法,看到別人說什麼就去做什麼,並沒有真正的去瞭解幼兒是否可以接受,這出來的結果就不一定是好的;但如果今天是因幼兒喜愛,相對的不會是幼兒一個壓力,那出來的成果相對性的會好一些;其實在一些學者專家的報告中,也沒有一定的解答,美語可以因幼兒的興趣給予,而不是為了可以讓大人去炫燿的一個東西,這是被肯定的,但如果不是,還是多傾聽幼兒們的需求,找出它能勝任並不會造成負擔的興趣喔!我的觀點不一定正確但我自己曾經親身經歷過一個經驗,國中一直到高中英文是我很害怕的科目,因為有背不完的東西,但到接觸到會話,覺得它很有趣,並很慶幸的到國外旅遊幾天,回來發現英文其實蠻好玩的,雖然英文並不能非常的流利,但最基本的對話以有些基礎,而且對英文已不再那麼害怕,這個結果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