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期末報告 幼92丙 6號 林欣靜
(1) 描述
在投票結果的顯示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有41%的人對於現今的社會是感到很混亂的,也有29%的人認為跟之前是差不多的,只有4%的人認為是安定許多的;
在交叉分析中可以知道男生46%的人覺得政治是更為混亂比女生35%還高,這其中結過婚的人48%所佔的比例比女生39%還高,年紀越大對於政治的感覺也55%的人認為是為更加混亂,而19-22歲的人只有33%的人認為政治是更為混亂的,在學歷中較多的博士有47%的人認為如此,一般的人也有大約40%~42%的人認為政治是更為混亂的,在無收入及收入70000以上認為政治更為混亂的比例較高,大約佔有50%~58%的人,在離島的部份有40%的人認為是差不多或安定的,而在東部及中部的人有40%-47%的人認為是比較不穩定的;在投票者分析中,投票的人以男生多過於女生,年齡以20-30歲的人居多,結婚的多過於沒結婚的,以大學畢業的居多,收入以19000以下居多,多半部的受訪者以北部人居多。
不管在從什麼樣的年齡層、人種、學歷、收入的人,大部分還是認為在現今的社會政治是比之前的政治混亂許多,也讓人有總更不安全的感覺,
(2)評論
在這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它的題目上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在量的分析上,在題目重要明確的指出它的等比量,比之前混亂的定義為何,怎樣才算是混亂,怎樣才是更加安定,在題目中並尚未發掘這樣的引導,在題目上的界定就不是很明確;大家在對於這樣的一個題目的感受度也不是很一致,或許在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但有人認為這樣是不夠的,並沒有一致的標準化,所求出來的答案在信效度上就不是很足夠了,它並沒有一個可以求出了平均值,這只能算是一般的問卷罷了,無法做成一份研究的報告;記得老師曾經提及到,每一份的報告中都會有一些人群會被犧牲掉,在這份報告中,並未發現他有所提到,也並未看見它的分析報導,而且每份報告中,是否要有一份總共請多少人做測驗,而回收的部分有多少,在這份的研究報告中都並未看見,這樣如何去計算出更精細的結果呢!
而質得部份,直是需要深入研究,親自探討,並要了解為何會得出一個這樣的答案,這個答案是否是大家的想法,雖然值得研究來說只要是我相信,但是他還是需要其中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他得到它所想要的答案,並得到一個驗證,這才算是一份正規值的研究報告。
在一份研究過程中是需要你去先了解為什麼(what)在去深入研究,拿這題來比喻,你來與之前的政治相比較,你覺得是變的安定還是混亂,要先幫這兩的東西下一個標準、或數據,讓人可以很清楚詳細了解,你所想要或需要的答案,並在設計問卷的過程中,要將所有的信度與效度都要參考進去,並先預設一個假設,在取的一個所需要的結果,才能設計出真正可當研究報告的評量表,所得的才會是我們所要的答案喔!
看完這篇的調查表中,發現台灣人對於現今的政治充滿著不確定感,這答案的確是如此,其實不難發現,在現今的新聞中,一直出現在我們面前都是誰誰誰貪污,誰誰誰做了哪些事違法的事,不然就是互相告對方、互相打鬧,讓我們想看新聞的意願都沒有,之前是總統家族的貪污事件,現在又是某某銀行快要倒閉,又因為政府提撥多少錢來輔助銀行營運,每人要多負擔將近3000元的稅收,蓁是噢人,在這些新聞真的可以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為何沒有人做一份是關於政府可以如何做而找回臺灣人民的信心的研究報告,而他們所做的努力,又挽回多少百分比人民的信心,設定個目標給自己去達成,相信只要多多加油,讓大家對於台灣有種歸屬感,相信大家一定會更加努力、一同打拼,這樣下次再做相同的測驗,所求出來的結果一定會有所不同,這才有一種符合量的研究,把這份研究當同對照組,將他們努力過的結果當實驗組,這不就符合了嗎?